首页电子期刊《福州食用菌》第78期

菌丝后熟——食用菌高产新概念

点击数:4362010-05-14 00:00:00 来源:本站原创

菌丝后熟——食用菌高产新概念
菌丝后熟,即菌丝的后期再培养,其含意是指菌丝发满菌袋后,创造条件使之继续进行营养生长、延长发菌时间,该阶段即为菌丝后熟期。延长菌丝后熟期之所以能够获取大幅度的增产效果,其理论依据是:出菇的多寡,是以菌丝数量为前提的,也就是说,生物量(菌丝数量)越大,出菇量越多,二者呈正比关系。众所周知,食用菌的生长发育,除了营养、水分等物质条件外,温度、 通风、 光照等因素是不可或缺的条件,只是因品种的生物特性而有所区别,这在技术上称做“ 食用菌六大生活条件” ; 菌丝后熟之所以能够增产尤其第一潮菇可呈爆发之势,其基本原理是:菌袋完成初步发菌后,一旦感到诸如温差、光照等外部条件的不适之后,即可很快现蕾出菇,作为一种生物,意即该条件不适于继续发展菌丝、应该快速繁衍后代;但由于此时基料内生物量不足,尤其基料内部的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,表层菌丝扭结现蕾,其出菇产量尤其是第一潮的产量当然不会很高。以平菇为例,大量的咨询者均诉说产量低下的苦恼,尤其第一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不到50% ,导致整个栽培周期拖长、占用栽培设施、占用大量管理用工以及病虫害频发等,生产效益难以有效提高,究其原因是,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,菌丝后熟培养时间不足,是制约产量大幅提高的主要因素。菌丝后熟,是笔者在多年的科研开发实践中不断试验、分析基础上,通过一系列验证实验和总结后提出来的新概念,尤其对于调配基料营养之后的栽培,更是显示出该措施的高产优势。其基本做法是:
一、 调配基料营养。生产者大多看重基料的碳氮比,但又限于手头资料的缺乏或不会计算等,也只能是任其自然;实际上,食用菌的健壮与否,不但是碳氮比的问题,与基料内的营养是否全面、 是否均衡等关系密切。现一般做法是,在配料时加入“ 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” ,每250千克原料中加入120克,即可满足菌丝对营养的需求。
二、严格避光培养。自播种开始,即应严格避光,尤其进入发菌棚以后,相当部分菇农为方便观察,习惯将棚内光照调整至明亮,表面看对发菌似无影响,但是,一旦完成初步发菌后,菌袋即可现蕾;正确的做法是,保持避光培养,进棚观察时可掀开草苫或开灯,人走“光”灭。
三、避免温差刺激。尤其菌丝发满菌袋以后,稍加温差刺激,菌丝即可扭结现蕾,尽管出菇数量很小,但是,一旦出菇,就是在菌丝没有充分后熟的情况下发生的,所以最终难以有理想的出菇数量。避免温差刺激的主要做法,就是根据气温条件,适当调控发菌棚的温度,尽量避免棚内温差过大,有条件的可安装水温空调,即可有效的解决该问题。一般要求在菌袋表面发满菌丝后,保持偏低一些的温度如15℃左右并力求稳定为宜,夏季可适当提高至25℃以下。
四、湿度低而稳定。发菌期间,为保证发菌成功率,应尽量降低空气湿度,一般保持 60%以下,但是,夏季潮湿多雨,很难达到该要求,可顺其自然,但应力求稳定,不使菌袋接受高高低低的湿差刺激,以保证后熟的持续性。
五、有效防治病虫。菇棚的处理应严格、规范,播种前即应将菇棚进行彻底消毒杀菌杀虫,发菌期间,每3~7 天喷洒一次百病去无踪溶液,气温高于13℃时,应根据虫害基数适量喷施菊酯类药物进行驱杀,以杜绝病虫形成危害。(农村大众)
【责任编辑: (Top) 返回页面顶端
  • 主办单位: 伟德网投官方 福建省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
  • 地址:福州市西二环南路长汀里9号农技推广中心6楼 邮政编码:350004
  • 电话:0591-83811809 传真:0591-83811809 E-mail:E-mail:fzmushroom@fzagri.gov.cn chenxuco@sina.com
  • CopyRight© 2008 伟德victor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晖鹏网络